秃鹮(英文名:Southern Bald Ibis,学名:Geronticus calvus),是鹈形目鹮科隐鹮属的鸟类。莱索托的国鸟。这大型、引人注目的暗色朱鹭,具有裸露的苍白面部、红色腿部、头部和鸟喙。分布于非洲南部高海拔地区,主要在南非、斯威士兰和莱索托的高地。成年秃鹮的背部呈现蓝色光泽,而幼鸟则缺乏这种特征,显得较为灰暗。
外形特征:秃鹮体长约78厘米,成年鸟的上翼覆羽在不同光照条件下可能呈现出明显的蓝色。雄鸟略大,拥有稍长的鸟喙和跗跖。幼鸟缺乏成年鸟的铜色翼斑,头部被羽毛覆盖,外观呈灰褐色。
鸣叫特征:秃鹮大多时候在繁殖群体之外保持沉默。叫声包括较高的嘶哑吠声'ky-ooh',犬吠系列'kek-kek-kek-kek..'和拉长的呻吟'hauuuuw'。受到威胁时和交配期间会发出喙击声。幼鸟乞食时会发出尖锐的'shreeee'声。
生活习性:秃鹮主要栖息于海拔1200至1850米的高海拔草地,偏好短草和最近烧过的区域。它们通常以小型昆虫如蚱蜢、甲虫和毛虫为主食,也会摄取蚯蚓、蜗牛、蛙类和小型死掉的哺乳动物及鸟类。秃鹮通常成群觅食,群大小可达100只。它们在地面探测食物,翻动叶子和牛粪。
生长繁殖:繁殖期始于7月,8月至10月间产卵,每窝产1至3枚卵,孵化期为26至32天。孵化后,雏鸟会在40至60天内离巢。性成熟发生在3岁前,已知最长寿个体至少活到11岁。
区别辨识:秃鹮与噪鹮在飞行中可能混淆,但后者颈部较粗,头部流线型较差。此外,秃鹮的繁殖习性和栖息地选择与噪鹮不同。
保护现状:IUCN:VU(易危)
地理分布:分布限于非洲南部的高地和山区,包括南非东北部、斯威士兰和莱索托的高海拔区域。
其他:曾经历重大数量下降,尤其是在20世纪初期,导致从开普省和特兰斯凯消失。人类对蛋、雏鸟和成鸟的猎杀,以及栖息地丧失和退化是主要威胁。
请点击或扫描二维码下载 懂鸟 App,了解更多秃鹮的全球分布信息
请使用微信扫描以下二维码进入懂鸟小程序了解更多秃鹮的信息:
声明:鸟类描述信息由算法模型根据网络资讯自动生成,仅供参考,具体请以权威资料为准
粤ICP备17132527号-1 | 隐私政策 | 使用条款 | Ⓒ2017-2024 深圳市懂鸟科技有限公司